咨询热线:0731-88808590
切换到宽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14403|回复: 12

[转帖]为什么一定要收集等级库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8-11-19 11:48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以下是引用uesoft在2007-10-17 9:43:17的发言:
很多人特别是石化、化工行业的设计人员常常问我,为什么一定要收集等级库,等级库每个公司、每个项目都不一样,是需要自己建立的。也许我对等级库理解有限,但我有如下理由:
1,电力行业因为介质单一、压力温度等级不多,但每种规模管道等级表都是一样的,比如600MW机组规模等级表是相同的;
2,石化、化工装置等级较多,但对于同一种规模的装置、近似的工程,等级表肯定是相同或相似的。
3,等级常常较多,花费大量的建立等级时间;
4,如果别人做好了一个标准范本一样的等级库,我们只要按装置规模选等级表,比如选1000MW机组、30万吨乙烯装置、120万吨尿素装置,做起工程来岂不是很方便吗?为什么非要每个设计院都去建一遍等级,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呢?最多套用改一下,就可以存成新的等级表!
5,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花费3万元收集石化、化工元件库、等级库,然后再免费提供给大家使用的原因!我们花费3万元,全国的设计院、工程公司不是要节省数十人、上百人的劳动吗,他们因少花时间而多创造的效益又岂止在30万、300万、甚至3000万元呢?所以有些人认为这些提供了库给我们的人会被企业惩罚,真是误解。恰恰正是这些提供库给我们的人为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。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3:41:33编辑过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1:4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rainbow6在2007-10-17 12:29:26的发言:
石油石化行业的很多产品是工程公司(设计院)掌握专利技术或者是这个系列产品能力非常强(或者说一招鲜),比如SEI在炼化领域,寰球在化肥领域,CTIEI在聚酯领域等等。
等级库直接根源就是项目的管道规格书,这可以说是相当有技术含量的,是项目资料比较重要的部分,你拿去给了竞争对手,这自然就是泄漏企业机密。
再说同样介质、同样工况等级内元件差别,这与一个企业的或者规格书制定人的技术水平有很大关系,壁厚有人选择厚有人选择薄,阀门型号选择就更不可能完全一致。所以说做一个或几个示例的等级是可以接受的,但将别人全部的等级库拿出来免费共享,呵呵~~怕是有点……
劝兄台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,这不是儿戏!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3:42:46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1:4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cappuccino在2007-10-17 12:31:12的发言:
中石化的四家设计院编码都没有统一,更别说别的石化设计院了,编码都不一样,等级库根本无法重复利用。就是同一设计院,比如05年做的60万吨/年聚乙烯等级,和07年的100万吨/年聚乙烯够相似了吧,我们也希望copy的,可实际情况具体到每个细节还是差异很大,而且公司的材料编码也一直在跟据需要调整,就算有一个等级确确实实完全相同,正高兴呢copy吧,可编码早面目全非了,还是要改很多。
中石化早想统一编码了,可至今还未统一,如果不久编码统一了,四家设计院倒是一致了,可全行业还是不能通用,前辈想法很好,可还是需要材料编码成为全行业的标准后才有实现的可能性,现在收集参考性不大。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3:43:34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1:5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cappuccino在2007-10-17 12:44:59的发言:
统一材料编码,成为全行业遵循的行业标准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如果现阶段有人提供石化行业的等级库供大家使用,估计大家只能看看、借鉴,利用就谈不上了。再说很多项目都是几方在共同完成,涉及多家国外工程公司,项目针对性又很强,将来拿出来谁家做的猜都猜得出.......还是三思吧!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3:57:28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1:5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uesoft在2007-10-17 15:04:36的发言:
1,建等级库需要认真细致、负责,不怕繁琐,查阅很多资料,进行一些简单计算,比如算璧厚,这样的工作我认为做一遍就够了。这样就能节省很多劳动。
2,电力行业的做法有一定可取之处,1987年出的GD87管件标准,实际上是一个全国36家电力设计院必须遵循的等级表,外径璧厚全有,以至于后来pdms进入电力的时候大家十分不解,觉得石化、化工真的很先进,想出这么一招,新手做设计真不容易犯错误。可惜,电力管件标准只有管件等级,没有阀门等级。
3,后来的GD2000把璧厚遗漏了,造成应力分析的极其不便,就像现在的pdms那样,整个可以不要璧厚,也可以做工程。因为pdms的璧厚是存放在属性库的,而建模出图只要元件库、等级库就可以了。
4,我承认管道规格书相当有技术含量,而且如第1条所说繁琐也是肯定的,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吃苦精神是做不下去的,我也能做这种事,但是一遍又一遍的做,那不是人的强项,而是计算机的强项。我们要解决的也是这种一遍又一遍重复做的事,当然管道等级表并不是重复性最强的,毕竟一个工程只要一个人做一遍,他的问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,别的人去做可能会错,这样项目就会出问题,甚至可能事故、爆炸、死人!如此看起来,这个手里有着高技术的管道等级建立者是不是见死不救,缺乏良心和人道,是不是狭隘自私,而且是有意让别人去死,他和杀人犯又有何区别?也许我言重了,就可能造成的损失来看,二者后果是相同的。很难说不“泄漏企业机密”就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,正如霍英东成为中国的座上宾,正是因为他冲破港英当局的水雷封锁,送来大批的禁运物资,挽救了朝鲜战场大批志愿军战士的生命!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3:58:09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1:59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uesoft在2007-10-17 15:22:57的发言:
我承认你的担心有道理。pdms的引进和普及,唤起了设计流程再造的呼声。我们AutoPDMS大量元件库等级库的普及,也可以形成一种标准,大家都用就成了标准。AutoCAD也没有哪个政府强制,因为盗版大家都用,就成了标准(最后国家科委甩图板工程也算是政府推广AutoCAD了)。如果大家都不愿意拿出来,始终就这样封闭,永远也统一不起来。pdms不做这个事,也许是他太强了,也许是他没注意到,另外一个原因是共同的,就是客户不愿给他,本来软件就好卖,何必多此一举。我们还是有些不同,追求完美是我们的秉性,提高效率是我们的理想,我们就是希望客户能够尽量的方便,同时能够尽量的把先进技术普及到基层,普及到每一个管道设计师。
而且,我们还是会对数据库做一些清理,比如中国的螺栓库都是一样的吧,苏源、大连、江阴弹簧支吊架是一样的吧,这些都要统一,集成为一个中国标准元件库、等级库,让石化、化工、电力及其他所有工程领域甚至包括民用建筑给排水、暖通空调都要用起来,那样就可以建立一个标准了。现在电力推KKS,其实pdms规范再定细致一点,严格一点,是有能力成为标准的。这样各行业就统一了。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3:58:51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2: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lcs12在2007-11-30 17:55:59的发言:
看了前辈门说法,真是受益匪浅.虽然我不知道等级库有多重要,但是知识共享才是伟大的奉献和进步.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3:59:24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2:0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uesoft在2007-12-1 9:05:07的发言:
伟大的年轻人,向着共享、全球大同的宏伟目标,前进!!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3:59:50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2:0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uesoft在2007-12-9 10:15:15的发言:
壁厚与管径、温度、压力、材料、腐蚀裕量等因素有关,在相同的等级下一个管径对应一个壁厚,但是否不同的行业要采用相同的壁厚,值得商榷。我认为同一个行业同一个等级壁厚还是应该统一。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4:00:42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2:05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DingDing在2007-12-1 11:45:52的发言:
标准其实是可以建立的...但是我们中国人太聪明了...从各家的标准摘抄,把壁厚计算了以后重新搞一个标准出来.......搞的跟没标准一样....
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-11-19 12:05:32编辑过]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4:01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aladin在2007-12-9 14:56:25的发言:
所谓的管道等级与管道璧厚应该没有关系。

之所以出现在同一管道等级中出现多个管道壁厚的情况,主要还是和企业标准,或者行业标准有关系。

企业级的管道等级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,就会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。对于ue大哥所说的在同一管道等级中,应该有唯一的一个管道壁厚对应的观点,表示支持!应该是这样,但是,现在大家都各念各经,很难统一,各自有各自的习惯。

对于GD2000管道等级中出现两个相同DN的问题,与此同类。在不影响管道规定流量和流速范围的情况下,应该尽量规范管道等级的统一标准。这也是传统人为保守思想造成的结果,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。老人做事,考虑老的保守习惯;新人做事,就不会有老的习惯条框的限制。

习惯的势力,有时是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的,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或者两代人的努力!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4:02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slothsnake在2007-12-11 20:14:26的发言:
身在化工设计行业,体会下来,国标简直就是垃圾,化工部标准还好,但不是很完整,受化工部被拆的影响,中石化标准反正也是稀里哗啦,化工部的抄抄美标ASME的抄抄,整个一垃圾。个人觉得最标准化的就是ASME标准,也是几乎最完美的。简洁明了,最适合数据化了。像当年,美国人也是给欧洲千奇百怪的标准搞怕了,才下决心创立自己的标准。相比之下,我们国标就是垃圾,各行业标准更不用提了。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11-19 14:0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以下是引用uesoft在2007-12-12 9:01:11的发言:
我觉得主要是管外径系列有3个,太乱。当初电力只能学苏联,有了苏联管径,中苏关系破裂,于是搞国家标准管径,后来还有德国管径;化工后来引进美国人标准,于是美国标准管径;各种管径都要用,我相信美国人也可能有这个问题,因为毕竟有些欧洲的电站管径他还是要引进的。
当然ASME是老大,主要是很多年坚持下来,国家人才又招聘了很多,每个小课题都有人管,自然就成了第一。学习榜样看来还不能乱学,要学就学最好的。关键是我认为最好他不认为最好,还要沟通协调,使大家都认识到他最好。美国人是不是最好呢?也不一定,可是市场上都认他,于是也就是最好了。
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于我们

长沙优易软件开发有限公司(中文简称:优易软件,英文简称:UESOFT)是三维管道CAD/CAE一体化设计软件开发商,也是新一代三维工厂设计管理系统的开创者。公司开发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管道应力分析软件AutoPSA居于中国大陆市场前2名。UESOFT于2000年10月23日经湖南省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设立。

联系我们

  • 地址: 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桐梓坡西路保利麓谷林语中心i区1栋718-725
  • 电话: 0731-88808590
  • Email: uesoft@163.com
© 2001-2021  Powered by Discuz! X3.4 永益科技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